close

  如果以階段性來劃分人的成功的話,1985年,對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一所大學攻讀生化研究生的王曉東來說,與一同出國的上名校、跟名師的同行者相比mSATA,他的狀態算不上成功。
  而在那以前的一年多,王曉東絕對是國人眼中的“成功者威剛外接硬碟”——在CUSBEA(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末考試中,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本科生王曉東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全國通過這項考試的60名學生之一。
  沒有人能想到,19年後的2004年,因為在細胞凋亡領域的出色研粳當年並不起眼的王曉東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41歲的他成為當年最年輕的院士之一,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20多裝潢萬赴美留學生中,第一個進入美國科學界最高殿堂的。在此前的一年,通過國際公開招聘,他成為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
  “我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畢竟,人生是一個馬拉松。在人生的初始階段,你的選擇是有限的。在這個過程中,你的選擇不可能是最佳的。但是只要你還在這條路上,就永製冰機租賃遠有機會。”王曉東說。
  分數不是最重預防癌症食物要的事情
  “我做事想事,有點不拘一格。”王曉東說。
  1977年還是初中生的王曉東就自學了高中的課程,為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他參加了這年剛剛恢復的高考,摸底成績過了當年的大學錄取線∩是他放棄成為一名少年大學生的機會,而是來到高中,踏踏實實地讀了兩年。
  1980年參加高考時,因為“不拘一格”,不喜歡死記硬背,王曉東的有些科目分數並不高。
  而當時還不算高考主要科目的英語,王曉東卻在整個考區得分最高。雖然只能折算30%,貌似有點吃虧,可是“我喜歡英語,我不在乎”。
  成為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本科生後,王曉東學得很認真,也追求過高分——大學一、二年級時,所有的專業課都在90分以上。
  可後來發生了一件讓王曉東很“受刺激”的事情——他發現考高分原來是有“捷徑”的。
  在臨近期末考試老師答疑的時候,有同學去套題,並從老師回答的蛛絲馬跡中揣測考試會考什麼,不考什麼。
  結果,平時學習非常勤奮的同學,可能分數還沒有走捷徑的同學分數高。“這個標準不對,不能反映真正的水平。這樣的考試沒有意義。”王曉東說。
  他覺得分數沒有那麼重要了。到了大三,王曉東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讀英文原版教科書上。這次他有了個新的目標——CUSBEA。
  當時在中美兩國留學渠道還不通暢的情況下,美籍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吳瑞發起了這個項默旨在選拔優秀中國學生赴美國學習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CUSBEA始自1981年,於1989年結束,共有422名中國學生赴美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
  CUSBEA用的是哈佛大學一年級研究生考試試卷,考試內容是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所以試卷用的是英文。
  王曉東很輕鬆地考過了,秘籍就是“原版的英文教科書”。
  那是77級的師兄師姐在參加第一年的CUSBEA考試時複印的。現在看來頗有些傳奇的味道:據說全北京當時只有6本教科書。北師大77級學子在晚上,找到有複印機的地方,複印了一個晚上。
  這本書成了“寶典”在生物系流傳。大三的時候,“寶典”傳到了王曉東手裡。那個假期,他背著一書包的“寶典”回了河南老家,看了一個假期,並順利地通過了考試。
  即使錯了,也不能自暴自棄
  1985年,當王曉東漂洋過海來到美國讀書時,發現自己一下子從“孩子的角色轉向成人”。
  出國前,凡事都不用這個天之驕子操心——宿舍是學校安排,不用自己做飯吃食堂就可以了;導師是指定的,學生跟著導師做研究就可以了,不用自己選擇研究方向……
  “在1980年代,出國讀個洋博屍所有人對你都很好。”可是,出國之後,所有這些都消失了。
  王曉東發現,“一下子,你要去處理生活給你的全部瑣碎。”比如,自己要去社區找房子住。“1980年代在中國哪裡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而王曉東自認為還不錯的英文,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也頗受打擊:美國教授按照正常的語速授課,根本不管這個中國學生能不能聽得懂。
  前半年過得很辛苦。王曉東學會“為自己操心,為自己作選擇。選擇的過程也是個學習的過程,你要學會承受選擇的後果。”
  時隔多年,再來看這段日子,王曉東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經歷”。畢竟,生活賦予你的苦難也是一筆財富。
  在生活慢慢步入正軌的同時,王曉東同時開始了在美國上學最重要的事情——選擇導師。
  他最開始的理想選擇就是跟最頂尖的學者學習。但是美國與中國研究生培養方式不同的是,導師和學生之間是雙向選擇的。
  如今,王曉東哈哈一笑說起當時的結果“人家也沒要我”。這個來自中國的學生很快適應了這種狀態,併為自己制定了一個導師選擇方案——沒有最滿意的就選擇次滿意的,看看哪些方面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他堅持一個原則,“做科學不好的,堅決不能接受”。“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的,堅決不接受”。
  最後,王曉東用一年的時間,選了一位博士後出站的新教授做自己的導師。
  這位導師不如很多教授名氣大,“他是個天才,對科學有巨大貢獻。”但是作為導師,卻並不好溝通——有時說一大堆話,很有道理,學生就是不能理解。導師看學生不能理解,就不願意再說了。儘管有導師,可王曉東主要還是要自學。
  王曉東當年從事的研究方向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當時也沒有做出太好的研粳但是受到很好的科學訓練。”他說。在他看來,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選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選錯了,要能改正錯誤,能接受這種失敗,而不是自暴自棄。”
  真正的科學家不在於以前做了什麼,而是現在做了什麼
  1991年,在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獲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後,王曉東來到了同校的分子遺傳系,跟從198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茨坦和邁克爾·布朗從事博士後研究。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調整後,王曉東終於可以作出人生中的最優選擇——跟隨最好的導師從事最頂尖的科學研究。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選擇王曉東的過程頗有戲劇性:他們給王曉東的博士導師打了一個電話,就問了一個問題:他是個好人嗎然後,王曉東就得到了這個博士後的資格。
  在這裡,王曉東真正學到了做科學的精髓:無所畏懼。
  本世紀,心血管疾病已經不再是人類最大的殺手了。而在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年輕的時候,心血管疾病是人類最大的殺手。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為膽固醇高導致心血管疾病提供了科學依據,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都作了巨大的貢獻。他們也為此贏得了諾貝爾獎。
  “你現在最想、最應該、最能做的是什麼絕大多數選擇做自己能做的。而這兩位老師只問:這是不是應該做的,從來不問能不能做。在他們看來,如果應該做,就做好了。”王曉東說。
  這種精神感染著王曉東。也是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他在當今最前沿學科的研究漸入佳境。從1995年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室後,王曉東的論文成果到目前已被其他科學家引用超過了4.9萬次。
  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後,當時他所在的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化學系主任麥克奈特評價說:“王曉東是過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當選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對他工作的恰當承認。”
  可王曉東卻說,“以前做的事情應該儘快忘掉,永遠往前看。”在他看來,你是不是一個科學家,是不是真正在科學前沿做事,不在於以前做了什麼,而是現在還能做什麼。
  “科學家就像運動員一樣,要努力站在第一線。我認為能踢球時不要當裁判,能當裁判時不要當觀眾,寧當觀眾也不當足協領導。”王曉東幽默地說。  (原標題:王曉東:我不怕輸在起跑線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49kybn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